樂生療養院樂生療養院 樂生療養院 因報告需求 想求類似類樂生療養院這種社區性 的活動內容感謝各位^^
樂生是台灣第一間痲瘋病院,作為慢性傳染病、癩病防治的專門機構。

百年前,癩病特效藥尚未問世,加上對痲瘋病的不瞭解。

早年痲瘋病被誤認為無藥可治、且高傳染病的瘟疫。

所以,當初是遵循了在德國‧柏林舉行「第一屆國際癩病會議」(The First International Leprosy Conference, Berlin, 1897)的建議,採行「強制收容,絕對隔離」政策。

政府強制病患進駐樂生,幾乎就註定老死其內,院方對於院內病患懷孕的態度,也是採取強制墮胎的手段,導致墮胎失敗產下的下一代,有身心障礙的問題。

院內有一碑立於1947年,為當年院長吳文龍所題「以院為家、大德曰生」,正是當時隔離政策的寫照。

後來治療藥物發明,患者不再需要強制隔離,樂生的病人才逐年減少。

院民與世隔絕了數旬年,直到1954年,才慢慢開放讓院民回家。

至今老病患逐漸凋零,根據2006年3月的統計資料,約165位院民居住於新院區,52位院民居住於舊院區與其它地方。

樂生院作為台灣公衛百年的縮影,是現存「唯一」能見證台灣近代防疫史的史蹟,也是反省疾病人權的最佳空間。

而其建築仍保有日治時代的建築特色,樂生舊院區共有六十多棟院舍,最早一批建於1929年日治時代,採英國歌德式設計,外觀典雅,員工宿舍也是典型的日式庭園建築,加上舊院區內風景優美,吸引了許多連續劇前來取景拍攝,此外其內的消費合作社,佛堂,飯廳等設施都反映了當時院內的生活情景。

故其作為古蹟有其歷史及文化上的重要意義,因而其拆遷引起古蹟維護人士的反彈。

為了興建機廠及樂生療養院迴龍院區(新院區)的需要,原樂生三十公頃的舊院區,目前已經拆除部份院區範圍築起水泥牆。

而後續的捷運機廠施工,引發了工程與古蹟保存的爭議。

另外也衍生院民安置的爭議。

目前許多單位,包括台大城鄉所、青年樂生聯盟等,均加入搶救古蹟的行列。

目前“新莊線捷運工程與樂生療養院保存計畫”獲行政院核定,古蹟與捷運共構使用,保留41.6%現存院區(即全盛期面積的12%)。

另一方面,青年樂生聯盟等團體仍然反對,並認為此方案會將最重要的「王字型哥德式醫院建築」犧牲,鍋爐間、消毒室,消費合作社也在拆除之列;只能保留歷史較不悠久、地勢較高的少數建築,進而要求採取文建會委託欣陸工程顧問公司規劃約90%現存院區(即全盛期面積的27%)保留的方案(保存90%的方案被部分人士認為工程上難度太高)。

為何捷運新莊機廠選址在樂生院是一個錯誤政策呢?因為捷運新莊線機廠原來選在輔大後山,在地方民代運作下移到樂生。

這個決策對新莊當地有以下負面影響:一、開挖大量土方浪費社會成本:此機廠有五分之三為山坡地需剷為平地,要花費近三十億元進行大量土方開挖與改良地質。

二、破壞當地生態環境與景觀:山坡開挖創造十層樓高的檔土牆,對於當地生態環境造成相當大的衝擊。

三、機廠設在新莊斷層帶,有安全性上的疑慮。

參考資料 青年樂生聯盟網站
要反對拆樂生的人請搬到樂生對面去住看看,每天挖馬路你受的了嗎?每天塞車你受的了嗎?別滿口嘴炮 什麼道義人道,我只知道活人都快活不下去了,我還管你家的古蹟,什麼學生聯盟,我看是嘴炮聯盟,想反對拆樂生就搬去新莊中正路住看看,別住在陽明山別墅的人在那裡鬼叫,大學生的素質真是愈來愈差。


新莊樂生療養院,樂生療養院搬遷事件,樂生療養院歷史,樂生療養院迴龍院區,樂生療養院地址,樂生療養院事件,樂生療養院心得,樂生療養院 公車,樂生療養院交通,樂生療養院人權樂生療養院,痲瘋病,台灣第一,癩病,樂生,台大城鄉所,吳文龍,青年樂生聯盟,國際癩病, 樂生院

法院|美國|華航|台北|新聞|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7111606061 樂生療養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mn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