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北歐福利制度是如何???療養院照顧補助金 現在北歐福利制度是如何??? 因為看玩了挪威片"他傻瓜誰聰明" 在劇中 政府提供智障者 能離開療養院回歸社會生活 然後生活費方面由政府"全額買單" 可是我上網找了一下 並不是全額買單 而是政府提供的障礙年金 是有限的!!可是我資料是1990年~1995年的"北歐福利制度" 沒辦法 找到近幾年來的社會福利制度 所以想問 有厲害的大大能幫忙一下 !!! 可以的話最好有(連結處) 因為要做心得報告加上也順便了解北歐社會福利制度.........~^0^~
近年北歐福利制度有三個重要走向:(一)為了減輕政府財政負擔而減少現金給付措施(例如,瑞典和芬蘭從一九九九年起廢除以稅金支付、所有人平等享受的「基礎年金」),並增加照顧福利非低收入使用者的自付額;(二)擴大托育、安養等照顧福利服務的直接提供,並藉著後者跟積極勞動政策的結合,達到促進人民參與生產、增加國富的效果;(三)促進政府與非營利民間組織合作提供照顧服務,以減輕公部門負擔並提高效能。

於此我們可以看到北歐福利制度的發展軌跡:它由上個世紀中葉的偏重社會安全,轉為上個世紀下半葉的現金給付與照顧福利並重,並於近年轉向偏重公共照顧服務的直接提供。

在全球國民所得排行榜上,北歐國家數十年來也一直名列前茅。

這足以證明,北歐福利制度的前述發展方向,是有助於維持並提升國家競爭力的。

這件事實能夠帶給台灣什麼啟示呢? 台灣的福利制度可以說是北歐制度的反面,既無普及且所得替代率高的社會安全措施,也無普及共享的照顧福利。

我們甚至算不上是一個「殘補式福利國家」,因為我們對於窮困者提供的福利佔政府福利支出比例並不高;事實上,就福利措施架構而言,台灣至今仍是許多福利學者曾經形容過的「軍公教福利國」,將大部分的福利支出(例如優厚的退休金等),以及福利措施(例如免稅、領子女就學補助金、配住宿舍、優先享受托育等等),歸於軍公教人員享受。

這「軍公教福利」,跟北歐的「普及福利」一比,最能道盡兩個地區福利制度的差異。

「軍公教福利」跟「普及福利」的差異所影響的,不僅是國家經費如何分配的問題,更是施政的角度和心態的基本問題。

在「軍公教福利」主導之下,我國政府雇員優先或主要處理的事項便是其自身福利(包括優先編列其自身福利預算,優先執行其自身福利措施),並因此而忽視或無感於一般人民的需要,不管是育兒、養老或是經商的需要。

如此,我們就不難理解何以世界經濟論壇對於我國政府施政的評價一直不高。

以同樣的角度,我們也能夠理解何以北歐諸國施政表現特出。

這些國家由政府負擔費錢費事的育幼養老之責,必須處處撙節,講求效率,並整合民間資源,因而型塑出北歐所特有的服務型政府、高效能政府與參與式政府。

近年歐盟國會的決議文及出版品,屢屢揭舉北歐各國政府為表率,呼籲歐盟其餘國家效法之,可知北歐模式政府的優點已逐漸被認為是可推廣的。

二十一世紀是人口高齡化、家庭功能薄弱化、全球化競爭導致資源分配不均與失業率提高、跨國資本主義造成癮物(電視節目、電腦遊戲、網路、名牌、性物、毒品等等)充斥的時代,薄弱的個別家庭不再足以因應育兒、養老、失業的負擔,以致於容易衍生失養、焦慮、上癮、身心疾病、犯罪等等社會弊害。

北歐制度將普及照顧福利和充分就業政策兩相結合,正是切中了時代的需求。

關於福利制度,陳總統於競選期間提出現金給付的「三三三政策」,以及普及照顧福利服務的「五五五政策」。

選後,由於經濟和政治因素,新政府在福利方面的施政遭遇重重困難,顯示有需要重新檢討。

關於這點,北歐諸國政府於近年一方面縮減年金的公共支出、另一方面擴大提供公共照顧服務並加強積極勞動措施之做法,正好提示我們:用稅金發放現金的措施或許應該減少,而相對的,我們顯然應該把國家預算,以及行政資源,投注於公共照顧服務體系及充分就業網絡的建立,耐心地為國家、社會型塑可長可久的良好制度。

至於以「普及福利」取代「軍公教福利」,則無疑是讓「人民的需求」取代「政府雇員的自我需求」而成為施政主要考量的不二法門。

請參考 參考!

北歐神話,北歐櫥窗,北歐旅遊,北歐五國,北歐工坊,北歐女神,北歐設計,北歐風格,北歐國家,北歐地圖北歐,北歐福利,福利,制度,政府,歐盟國會,社會福利制度,軍公教福利國,全球國民所得,歐盟

法院|台北|華航|新聞|美國|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010609912 療養院照顧補助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mn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